前几天闺蜜到了预产期,从在家发现破水,到去医院再到孩子出生,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。
我们去探望她的时候,可把同一病房的另一个产妇羡慕坏了,她已经见红住院第三天了,还没有生下来。
同一个病房,两个生产时间如此悬殊的产妇,两家的家属难免忍不住讨论生产周期的问题。
为啥有人生孩子那么轻松?有人生孩子却那么难?她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?
作为一个没经历过顺产的女人,说实话,我对这个话题还是很感兴趣的,所以在大家讨论之际,我就开始上网搜寻更靠谱的答案,结果发现事实并非大家讨论的那样,因为生孩子根本不像大家想的那样。
所有的分娩都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产程:“开指”阶段通常情况下这一阶段,初产妇需要经历13-15小时,也可能会更久,没有上限,经产妇则为7-9小时。
展开剩余82%期间胎宝宝会不断向骨盆下降,产妇的宫颈口也会因为胎宝宝的压迫逐渐扩张开,直到宫颈开到十指。
第二产程:娩出胎宝阶段产妇宫口全开后,便进入push阶段,即胎儿娩出阶段。
这一阶段初产妇大概需要经历30分钟到2小时,而经产妇则通常小于1小时。
产妇会有想“大便”的感觉,助产士会让产妇继续发力,直到胎宝宝的头部露出宫颈口,口鼻一旦露出助产士就会立即清理黏液,刺激脚底或者背部完成第一声啼哭。
第三产程:娩出胎盘阶段这一阶段大概需要5-15分钟,如果大于30分钟,则需要手工剥取胎盘或者清宫。
此阶段,产妇只要轻度用力,胎盘就会从子宫壁自动剥离,经宫颈口排出体外。
以上三个产程相加,就算是生过孩子的经产妇,最少也得经历10小时左右的时间,所以,所谓的生孩子很轻松,也并不轻松,只是比产程更长的产妇稍微快一点。
为什么有人生孩子会稍微快一些?其实,影响产妇分娩时间快慢的因素有很多,这里就不一一给大家详细讲述了,只摘几个决定性因素给各位分享下:
第一:与生育史有关生过孩子的产妇,相比首次生产产妇的产道更松弛,而且有生产经验,心理不会像初次生产那么紧张,能更好的配合助产士,所以整体的生产时间会相对缩短。
第二:与生育年龄有关相比年龄大的产妇,年龄小的产妇身体机能更好,子宫收缩能力更强,产道也更有弹性,体力也更旺盛,心理负担也相对轻松,所以产程进展也会比年龄大的产妇用时更短。
第三:与住院时间有关有些产妇,到了预产期只要见红,或者稍有不适,就会着急忙慌的去住院。
到了医院,即使才开不到3指,很多产妇也会卧床静躺,导致失去重力优势,第一产程被拉长。
而有些产妇则不慌不忙,阵痛规律的时候才去医院,结果到在家就已经开了七八指,到了医院,还没进产房就已开到十指,甚至生在急诊通道,给人一种超快分娩的错觉。
另外,夜间发动的产妇,因为褪黑素分泌的影响,宫缩往往更频繁强烈,也会导致产程缩短1.5小时左右。
第四:与产妇心态有关人在过度紧张时,肾上腺激素分泌量会上升,肾上腺激素上升则会导致子宫血流下降,宫缩力度和频率自然会减弱,进而陷入一种越害怕,宫缩越弱的恶性循环,进而拉慢产程。
反之,如果产妇生产时足够坦然,则会进入一种越轻松宫缩越有力越频繁,产程越快的状态。
所以,各位即将临产的孕妈,可以提前接触下拉马泽呼吸训练、陪产导乐、妊娠教育知识。
第五:与胎儿头围有关顺产前,医生都会预估胎儿的头围,来判断是否适合顺产,因为胎儿头围小,则意味着胎头体积小,那么胎儿经过产道时遭遇的阻力就会更小,当然就能更顺利更快的娩出,
反之,胎头大,则胎头体积大,胎儿经过产道时,子宫则需要更长时间和强度才能推动其娩出。
第六:与产妇孕期运动量有关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的研究显示:经常锻炼的孕妇其平均分娩时间是7.5个小时,而不锻炼的孕妇其平均分娩时间为8.3个小时。
运动不仅能增强产妇的心肺功能,提升耐力,还能锻炼盆底肌和腹部肌肉,让产妇在分娩时能更好地配合子宫收缩,推动胎儿下降。
同时,运动还有助于控制体重,避免胎儿过大,导致难产。
各位孕妇,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不同,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运动。
【今日话题】你生你家娃时,是顺产的还是剖腹产的,如果是顺产的,产程花了多长时间?
你有什么使得顺产更轻松的小妙招?
欢迎评论区留言,供有需要的孕妈学习参考,共同进步!
文章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,立即删除~
发布于:山东省目前市场上好的配资公司,股票配资十大平台,聚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