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中,中国车企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,而比亚迪无疑是其中最亮眼的“出海先锋”。
从电动巴士叩开日本市场大门,到定制化K-Car车型剑指日本本土优势领域,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每一步,都书写着中国制造的逆袭传奇。
电动巴士开路,艰难破冰日本市场
2015年2月,5辆比亚迪电动巴士K9驶入日本京都街头,这看似普通的一幕,实则是中国汽车首次登陆日本市场的标志性事件。
彼时,每辆K9出口价近400万元,高昂的价格背后,是比亚迪对自身技术实力的自信。然而,日本民众对中国制造的汽车却充满疑虑。
面对质疑,比亚迪用实力说话。实际运行一年后,K9凭借安静的车内环境、强劲的上坡动力和舒适的乘坐体验,赢得了乘客和运营商的一致肯定。“车里很安静,上坡的动力也够足,乘坐的感觉很舒适”,这样的评价让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站稳了脚跟。
以电动巴士为先锋,比亚迪逐渐在日本市场打开局面。尽管截至目前仅累计出口200辆纯电巴士,但已占据当地70%的市场份额。
更令人瞩目的是,面对2030年日本预计引进1万辆纯电巴士的庞大市场,比亚迪立下销售4000辆的目标,展现出其在日本电动巴士领域的雄心壮志。
乘用车入局,品牌突围之路
2022年7月,比亚迪正式宣布进军日本乘用车市场,亚太区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用流利的关西腔日语,向日本消费者介绍元PLUS、海豚和海豹三款车型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也在致辞中强调,比亚迪带着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来到日本,与消费者没有距离。
市场调研结果令人震惊,2023年10月的东京车展调研显示,六成受访者表示“没听说过比亚迪这个品牌”。为提升品牌认知度,比亚迪日本分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远藤大胆提议,启用日本国民级女星长泽雅美作为代言人,并以“新人”定位拍摄广告。广告中,长泽雅美一句“也许还不错,比亚迪!”引发热议。
广告效果立竿见影,2024年上半年,比亚迪广告夺得电视广告类“知名搜索指数”第三位,品牌认知度从20%提高到40%,线下店进店人数同比增加86%,同期上市的“海豹”收获400辆订单。
2024年,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纯电销量达到2223辆,首次超过丰田,实现了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的蜕变。
K-Car车型来袭,剑指日本核心市场
如果说此前的布局是在日本市场的试水,那么比亚迪即将推出的K-Car车型,则是一场直指日本汽车产业核心的“攻坚战”。
近日,比亚迪针对日本市场研发的K-Car车型谍照曝光,这款车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登陆日本市场,售价约13万元人民币(260万日元),直接对标日产Sakura等本土热门车型。
从谍照来看,新车造型方正小巧,封闭式格栅搭配双层日行灯,集成转向灯功能;四门布局+后排侧滑门,滑轨位于后轮眉上方,既节省空间又便于在狭窄空间操作。尾部竖向尾灯组与后雨刷增强实用性,车窗下沿居中设计,为头部预留宽裕空间。新车严格遵循日本K-Car法规,车身尺寸控制在长≤3.4m、宽≤1.48m、高≤2m范围内,并配备标志性侧滑门及双A柱结构,兼顾实用性与安全性。
在续航和补能方面,新车将搭载20kWh刀片电池组,WLTC续航180km,支持100kW直流快充,较日产Sakura快充功率提升113%。同时,配备第二代宽温域热泵空调,工作温度范围达-30℃~60℃,能效表现出色。
比亚迪计划由国内生产出口这款K-Car车型,核心目标是三年内夺取日本电动K-Car细分领域40%份额。一旦成功,比亚迪将成为首个真正攻进日本轻型车大本营的外国车企,这不仅将改写日本汽车市场格局,更将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版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从电动巴士到乘用车,再到专为日本市场定制的K-Car车型,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每一步都稳扎稳打。随着其在日本市场的门店不断增加,销售和售后体系日益完善,以及新产品的即将推出,比亚迪正向着“改变日本市场,重塑全球新能源汽车格局”的目标大步迈进。未来,让我们拭目以待,看比亚迪如何续写中国制造的辉煌!
校对 庄武
目前市场上好的配资公司,股票配资十大平台,聚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